【摘要】英语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占比是非常大的,如果学生能对阅读理解掌握得非常好,考试就是稳操胜券的,但没有阅读技巧的学生做这种类型的题是比较手足无措的。文章通过对初中阅读理解进行简单的介绍,得出了阅读理解技巧对于初中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并利用改善学生学习态度,加强其对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阅读技巧

【作者简介】张鹤清,贵州省黔西南州罗汉中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门外语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很多东西都是没有接触过的,那么阅读理解技巧的重要性就非常明顯了,但是目前情况来讲,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形式化,我提到的形式化是什么呢?就是理解阅读理解题目比较死板,不会灵活多变,导致换一种别的方式,就看不懂、不会答了。我经常采用比较生动、有趣味性的方法为同学进行阅读理解的讲解,以多样性的方法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进行介绍。

一、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考察内容

首先,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类型比较多,但其内容都是对单词量的考察。文章主要以社会事实主体、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科学为主题。体裁多为记叙文,应用文,新闻等等形式,基本上都是对学生的日常积累进行考察。阅读理解的核心要点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察。如果说听力是考察学生的语感和词汇的辨析,那么阅读理解就是考察学生的词汇量、词汇的使用、语法的掌握,还有英语逻辑思维能力。我个人比较强调的一点是阅读的速度,在这么多年对英语教学经验的总结下,学生们对英语阅读的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其拿分的速度及整体考试的成绩。比如细节理解题,根据题干中的定位词寻找信息句,利用对考题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位,定位的目的是快速锁定文中的有用信息并节省做题时间。关键词一般为名词,若题干中出现多个名词,关键词要选取较为具体的名词。如题干中问和,显然后者定位起来更准确。因此,做这类题时正确理解题干很关键。另外,要梳理信息源的句子成分,明确句子主干,找出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等,避免落入出题者设计的陷阱。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英语的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无论是词汇量的累积还是语感的培养都是同等重要的,当然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也不可缺少,这需要学生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要想让学生对阅读理解有动力、有信心的训练下去,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常来讲,学生对篇幅过于长的阅读材料有阅读的抵触情绪是非常正常的,那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篇幅比较短小的文章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找到阅读的自信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才为学生提供难度比较高,篇幅比较长的文章进行阅读,以求解决学生对做阅读理解的排斥心理。我们在日常上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适应考试中紧张的状态,可以在平时通过一些信息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享受到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做阅读理解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词,或者不熟悉的语法,这些都是学生在阅读理解训练中的拦路虎,我们身为英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开导,让学生对阅读理解保持阳光自信的态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陌生词汇处理的技巧

在考试中篇幅过长的阅读材料是比较费时费力的,通常情况下都是陌生的词汇比较多,会严重影响阅读的速度,我经常告诉学生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其实并不是需要每一个词汇都去理解,有时候不理解某个词或者说某个语句的意思,不影响后续的做题,根据语境推测,推断生词词义也是一个阅读理解的考点,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实在理不清思路、找不到答案时可以根据语法来判断这个词到底应该是动词原形、过去式还是过去分词的形式,同时与语境结合,这样一来,单词也能推测出来,题目答对的概率也就又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这里我提到一种舍弃的思想,实在无从下手的语句就放弃它。

四、带着问题阅读

我经常叫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遇到推理题的时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原文内容为前提,对文中未明显说明的现象或事例给予客观、合理的逻辑判断,作出一定的解释并根;据需要对信息句进行重组、整合。具体作答时要注意先读问题,之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在通读材料文章的时候,要对有可能用到的信息做出标记,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等等、遇到不会答的题目的时候,学生要及时对文章进行二次阅读,查找关键词,根据题目中提及的细节,在略读文章的情况下,将题目定位到文章中具体的一个段落中,然后再对这个段落进行精准分析,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找到原句”。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去缩小文章的范围,一般答案信息在关键词的上下两段之间。之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答案带进材料中看看是否符合语境,因为题目是根据材料文章提出的,所以不会跟文章出入特别大。

参考文献:

[1]潘梅霞.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研究[J].教书育人,2019(22):57.

[2]杨再英.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